才子峰 发表于 2017-9-19 07:02:08

舌尖上的美味——彭水饮食文化历史探寻之五

       黄庭坚在中国书法历史上也是开创先河的人物,他与同时代的苏东坡、米芾以及蔡襄(其实以蔡京为代表。但因此人的斑斑劣迹而被历史否决。)并称四大家。他的书法飘然俊逸,自成一派。北宋绍圣年间,朝廷政坛波橘云诡,以王安石以及司马光为代表的新旧两派势力斗争到了白热化阶段。黄庭坚因支持所谓的旧派,在这场错综复杂的党争中做了牺牲品,被新派势力排挤发配到了黔州(今彭水县)。
       黄庭坚从京城到彭水的“自驾游”线路是出汴梁(今河南开封)经夔门巴东再至黔江,然后涉水路渡中井河最终到达彭水,历时两年多。到达彭水后,黄庭坚在当地百姓的热情指引和帮助下,在乌江峭壁之上修建了居所绿荫轩。诗人受到当地纯朴民风的感染,一时间诗兴大发,写下了《木兰花令》以及《定风波》等千古佳句,偶尔也写流传于当地、兴起于盛唐时期的竹枝词,书法作品更是丰收在望,《砥柱铭》就是黄庭坚在彭水一气呵成的书法作品,影响至今。黄庭坚在彭水最惬意的莫过于自由不羁的田园生活,他给远在东京(即汴梁,今河南开封)的朋友写信,说他在彭水就如同当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,远离了政治风波,生活自由自在。黄庭坚特别注意彭水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习俗,他特别喜欢吃一种名为三香的民间食品。这三香乃红薯淀粉加精瘦肉与鸡蛋配制而成,做工精细考究,经蒸煮味道酥脆绵软。原来,彭水老百姓出行都是依靠水路,出门经商的彭水人为了解决在路途上的温饱问题,便想到了制作三香,将三香切成片状方便携带,而且味道香浓。黄庭坚十分佩服彭水人的聪明智慧,认为彭水不但宜居,而且宜教。他给自己取了适合当地环境的雅号,除了今天人们都熟悉的山谷道人以外,黄庭坚还有涪翁、黔中老农以及摩围阁老人等雅号。黄庭坚在彭水大兴教育,创办了丹泉书院。为彭水当时的汉学启蒙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      黄庭坚在彭水留下的足迹,是彭水黔中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资源。他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具有先锋作用,与蚩尤一样,应该在彭水得到传承和发扬。
       第四章    明清时期的彭水饮食文化   明清时期,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状态开始形成,彭水码头文化日趋显现出来。彭水制盐工艺得到充分提高,盐业产量日趋提升,成为当时川盐的主产地。引起封建统治者的重视,明朝中叶,彭水郁山镇盐业生产初具规模,并形成作坊式生产。满清入关后,特别是康熙初年,清朝加强了对郁山井盐的控制,将其纳入官盐管理,并严厉打击走私行为。到了光绪年间,朝廷更是在郁山井盐建立了官方专门的监督机构,形成了郁山盐场国有化的雏形。
       明清时期,彭水人对茶十分钟爱。唐代茶圣陆羽在《茶经》中描述:南方有嘉木,众人合抱之。彭水也是茶叶主产地,福尔沱茶清香四溢,能解暑止渴,润养肺目。当时,彭水城已经出现茶馆等日常消费场所,而且有专门的说书人讲三国、品红楼、评水浒。茶点少不了酥饼之类饮食,而当地的精华郁山擀酥饼就在这个时期出现了。(请看下期详解擀酥饼。)

才子峰 发表于 2017-9-26 14:34:18

乌江话唠 发表于 2017-9-19 11:08
好文

谢谢你的点评,我将更加努力

乌江话唠 发表于 2017-9-19 11:08:25

好文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舌尖上的美味——彭水饮食文化历史探寻之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