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  • 官方微信
   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:
    1:搜索微信号(888888
    2:扫描左侧二维码
  • 手机访问
  • 彭水同城网

     找回密码
     立即注册

    快捷登录

    查看: 4720|回复: 0

    挑动针尖勾勒美好画卷

    [复制链接]

    2

    主题

    0

    回帖

    10

    积分

    来宾用户

    积分
    10
    发表于 2022-7-28 10:10:1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| 来自重庆 来自 中国重庆


    李绍玉正在完成苗绣作品。 实习生 廖宇涵 摄影



      小小的银针上下飞翻,引出一条条彩线,勾勒出振翅欲飞的鸟儿轮廓。以银针代笔,用彩线穿引,在非遗苗绣工作坊内,李绍玉正在专心致志地完成自己的苗绣作品。


      李绍玉是重庆市荣玉苗家刺绣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刺绣技术总监,重庆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“彭水苗绣”代表性传承人,2021年还荣获了“中国纺织非遗苗绣推广大使”的称号。对于她而言,苗绣传承是一份责任,更是一份初心和坚守。


      秉初心返家乡


      在热爱中传承


      苗族的传统服饰十分精致,主要是由刺绣和蜡染两种传统工艺做成的。这些多姿多彩的服饰铭载着苗族的历史变迁。最早苗家儿女把苗族的历史绣在衣裙上,羽化成现在的苗绣。


      谈到自己与苗绣的缘分,李绍玉回忆,自己在8岁时就跟着母亲一针一线地学习苗绣,从此与苗绣结下了深深的缘分。


      在热爱和不断学习中,李绍玉的苗绣技巧也不断精进,自己绣家里常用的鞋垫、枕巾、被套。


      成年后,李绍玉在上海一家服装厂工作了一段时间。2004年,由于对家乡的思念和非遗传承的坚持,她与丈夫王光荣带着自己的苗绣技艺和梦想回到了彭水创业,成立了服装手艺培训班——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荣玉职业技术培训中心。


      在不断坚持和奋斗下,2009年,李绍玉和她的丈夫创办了彭水第一家民族服装厂——重庆市荣玉民族服装厂。


      “2011年我们成立了以‘彭水苗绣’非遗文化为主的荣玉苗家刺绣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,主要开展‘彭水苗绣’技艺培训,想通过这种方式推动非遗文化苗绣的推广和传承。”李绍玉说。


      老手艺新工艺


      在创新中发展


      绚丽的配色,生动的图案,对称的纹样,汇成了古朴精致又多姿多彩的苗绣,或是紧张忙碌的生产活动,或是比翼双飞的鸟儿,又或是精美神秘的图腾,千姿百态,栩栩如生。


      李绍玉介绍:“苗绣技法丰富多样,有20多种针法,其中常用的就有10几种,我们平常就是用这些传下来的针法,进行交叉、叠加,完成苗绣作品。”


      如今,随着时代发展,传统的苗绣也有了创新改变,做到了雅俗共赏。


      “随着时代的改变,人们的审美变得更加多元化,苗绣也必须跟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,所以我们也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设计、创作出了很多别具一格的苗绣来满足人们的需求。”李绍玉说。


      自2011年成立以苗绣文化为主的公司以来,李绍玉先后推出了蝴蝶胸针、砥柱铭长卷九黎宫、九黎神柱摆件等苗绣创新成果,不断推动苗绣在创新中发展。


      除此之外,不同于最早绣于服饰上装点服饰的做法,李绍玉也积极将苗绣运用到生活之中,比如挂件、摆件、胸针等常用的饰品和装饰品。


      “苗绣纹样逐渐年轻化,这样的做法不仅增加了物品本身的美观度,还增加了苗绣文化产品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出现率。”李绍玉告诉记者,看着更多的人穿上我们的苗绣服装,戴上苗绣饰品,我也非常开心。


      勤学习重培育


      在努力中弘扬


      在李绍玉的心中,一直有个让非遗苗绣“活”起来的梦想。


      “苗绣传承是我的责任,也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。”正是这一份初心和坚守让李绍玉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,提高自身的技能,努力推动苗绣走进更多人的视野,走向更宽阔的舞台。


     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苗绣技术,李绍玉通过阅读书籍、网上查找资料学习,分解、组合、设计、创作不同的纹样,平时也到重庆、贵州等地学习更多不同的针法和纹样。


      李绍玉介绍:“我平时喜欢自己研究苗绣针法,特别是叠绣和堆绣,在学习堆绣的时候,就将几张纸层层堆叠起来,牵针引线,一步步比着图案边堆边绣。”


      在今天,传统技艺苗绣的价值愈发凸显,不仅在文化领域中彰显特色,也在更多领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。


      为了将苗绣传承发扬下去,李绍玉在县城、高谷镇、长生镇、大垭乡等地建立了妇女手工苗绣培训基地,培训基地会定期举办免费的苗绣培训班,为更多的人学习苗绣提供平台。


      李绍玉告诉记者:“这几年来,我们已经培训了将近2000人学习苗绣,今年也培训了40余人,培训结束之后,对苗绣感兴趣的学员都可以到我们苗绣工坊上班。”


      谈到苗绣传承的下一步规划,李绍玉提到,要加强与学校沟通联系,开学之后进学校教授学生学习苗绣技艺。“苗绣传承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和努力,苗绣学习一定要从娃娃抓起,要激发学生们的兴趣,不断培养他们的苗绣技艺和能力,为苗绣传承储备更多的人才。”.
    (来源:彭水日报)

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  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    x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官方微博:

    联系电话:

    023-78455338

    官方公众号:

    官方微信

    手机APP下载:

    官方微信
  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   网络110报警服务网警备案     
    渝公网安备 50024302000109号
    渝B2-20200332 | 渝网文(2020)0824-106号 |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500038211002 号

    QQ法律声明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彭水同城网 渝ICP备14009810号-1 Discuz! X3.4 Licensed Powered by © 2001-2023 Comsenz Inc.  

   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