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  • 官方微信
   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:
    1:搜索微信号(888888
    2:扫描左侧二维码
  • 手机访问
  • 彭水同城网

     找回密码
     立即注册

    快捷登录

    查看: 8527|回复: 0

    死亡率高达80%!“阳康”后过年,千万警惕这种病

    [复制链接]

    1111

    主题

    107

    回帖

    4113

    积分

    管理员

    Rank: 9Rank: 9Rank: 9

    积分
    4113
    发表于 2023-1-26 09:17:2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| 来自重庆 来自 中国重庆



    新春佳节,亲朋好友相聚难免吃吃喝喝、心情也格外兴奋。节前的操劳、作息不规律、饮食多油腻、情绪上的波动,再加上很多人感染新冠后刚刚康复,有引发心脑血管病的风险,医生提醒,当“阳康”遇上“过年”,还需要多留意自己身体状况的变化。



    1、“阳康”后过节,为什么要警惕心肌炎?


    心肌炎多发生在新冠病毒感染后的1-2周,心肌炎发生的滞后性、发病群体多是平时身体健康的年轻人,加上这段时间大家忙于过年,所以病初起时容易被忽视。


    心肌炎是新冠感染后相对罕见的并发症,但在疾病初期症状常不典型,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和适宜治疗,有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。目前认为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心肌损伤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:


    新冠病毒直接侵袭心肌细胞导致细胞损伤;
    由新冠病毒导致的过度炎症反应及细胞因子风暴可导致心肌损伤;
    新冠病毒还可以损伤冠脉内皮细胞引起血栓形成,导致心肌缺血损伤。


    另外,病毒侵犯其他脏器导致的严重低氧等全身情况可影响心血管系统。其中,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急骤,发展迅速。一旦发生,死亡率可高达80%。


    2、出现了哪些症状表现,要引起重视?


    一般心肌炎发病前会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,主要包括发热、鼻塞、流涕、咽痛、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腹泻等首发症状。
    在感染后的数天或1-3周,如果出现胸闷、心跳过快或心律失常、呼吸困难、极度乏力等症状应引起重视。如休息观察后无明显缓解或症状较重,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进行排查。
    部分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甚至可能出现皮肤湿冷、发绀、难以平卧,甚至意识障碍乃至猝死。


    3、如何降低心肌炎和其他心脏并发症的风险?


    心肌炎也分轻重,大多数心肌炎症状轻微甚至没有症状,经治疗和休息后能自行缓解。新冠引发心肌炎导致死亡的确实存在,但我们也不需过度焦虑和恐慌,关键是保证康复期间的休息,认识心肌炎的常见表现,及早发现和治疗就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它的风险。


    上海长海医院心内科医生曾振宇建议,阳康后约三个星期不要剧烈运动、少做体力活,避免劳累。少喝刺激性饮料,酒、咖啡、茶对心脏都有负担,要少饮用或不饮为宜。另外要充分休息,少熬夜,可适当活动,同时积极预防呼吸道和肠道感染。适量补充维生素、蛋白质,注意低盐低脂饮食。


    4、中医代茶饮,辅助调理


 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医生刘红旭介绍,中医认为,人体脏腑之间相互联系,疫气侵犯肺卫,有碍肺之宣肃,可影响心的主血功能。中医针对感染新冠后出现胸痹(冠心病)、心悸(心律失常)、不寐(失眠)以及心衰(心力衰竭)的症状,也给出了一些调理的方法,以下是三个基本茶方:


    (1)临床症状:心悸烦躁,可有发热、口干口渴、咽干咽痛、溲赤、便秘、舌质暗红、舌苔薄黄、脉象细数或(和)促、疾、代、涩、弦等。


    茶方:酸枣仁(碎)、淡竹叶、生甘草,沏水代茶饮。


    (2)临床症状:心悸心烦,乏力倦怠、口干咽痛,自汗盗汗,舌红少苔,脉弦细等。


    茶方:生黄芪、西洋参、川石斛(寸麦冬),沏水代茶饮。


    (3)临床症状:心悸气短,低热或不热,体倦乏力,气短懒言,头晕目眩,唇甲色淡,舌质色淡,舌苔薄白或少苔,脉弱或结或代。


    茶方:生甘草、寸麦冬、大红枣,沏水代茶饮。


    本期采访专家:
 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 刘红旭
    上海长海医院心内科主治医生 曾振宇



    (来源:央视财经)

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  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    x
    彭水同城政务发布助手!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官方微博:

    联系电话:

    023-78455338

    官方公众号:

    官方微信

    手机APP下载:

    官方微信
  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   网络110报警服务网警备案     
    渝公网安备 50024302000109号
    渝B2-20200332 | 渝网文(2020)0824-106号 |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500038211002 号

    QQ法律声明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彭水同城网 渝ICP备14009810号-1 Discuz! X3.4 Licensed Powered by © 2001-2023 Comsenz Inc.  

   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